2023
04/20
10:18
來源
無錫新傳媒
分享
春風拂面四月天,恰是最美讀書時。在第28個“世界讀書日”即將到來之際,全國各地書香彌漫。安徽黟縣碧山村由古祠堂改造而成的碧山書局,是村里最熱鬧的公共文化場所之一;浙江德清干山村“智能化”“沉浸式”的農家書屋讓許多村民展開書卷、愛上閱讀;江蘇無錫陽山鎮既見桑梓、桃夭藝舍、小筑沐野等精品民宿建設轉角書吧,將書香融入特色文旅,助力閱讀鏈融入特色產業鏈……全國各地為廣大農民建設各具特色的精神食糧“補給站”,為鄉村振興賦能增力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中指出,“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、啟智增慧、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,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,樹立崇高理想,涵養浩然之氣。”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,講究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,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,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。近年來,我國大力倡導和推廣全民閱讀,構建全面覆蓋的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,以書香中國建設促進文化強國建設,尤其突出鄉村閱讀這一重中之重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。
一間間溢滿書香的農家書屋,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,一位位積極向上的“鄉村閱讀榜樣”,都在傳遞著農民群眾與閱讀、與農家書屋之間深深的牽絆。他們中有自建書屋,點亮農家女讀書希望的村黨支部書記苗花娣;傳播黨的聲音,讓草原深處黨旗紅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張樹森;無償服務鄉鄰,讓黨的創新理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的草根名嘴樂華澤;一家三代接力幫助鄉親既“富口袋”又“富腦袋”的圖書館館長林岳鏗……腳沾泥土手捧書香,他們讓這“星星之火”,綻放點點微光,不斷點燃鄉村文化的火種。他們扎根基層、服務農民、傳播文化、推廣閱讀,以“星星之火”形成鄉村閱讀的“燎原之勢”,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。
鄉村振興既要“塑形”,也要“鑄魂”。書籍“走近”農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,還要讓書籍“走進”農民心田,喚起農民群眾的閱讀熱情,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多元的閱讀需求,把“送文化”“種文化”與“富口袋”“富腦袋”緊密結合起來,推動農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邁向富裕之路。相比城市,農村無論在閱讀資源、基礎設施建設、服務保障能力,還是農民群眾的閱讀熱情、閱讀習慣等方面,都存在著較大的短板。鄉村閱讀實現從“走近”到“走進”的跨越,還需各地各部門加大對鄉村資源的傾斜,實現閱讀資源在城鄉之間優化配置,建強鄉村閱讀陣地,以農家書屋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鄉村文化館等文化陣地為依托,加強優質讀物的持續供給,豐富鄉村閱讀文化類活動開展,點燃鄉村閱讀的燎原之勢。此外,還應用好“互聯網+鄉村產業”模式,積極挖掘助力鄉村發展的“代言人”,讓村間地頭農民書屋成為連接優質鄉村產業與外界的橋梁。借助虛擬業務員等“數字人”技術,打造文化服務新模式,便捷村民獲取專屬數字化服務,增強農民群眾參與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,厚植鄉村閱讀的社會土壤。
鄉村振興,文化先行,讓“書香味”與“泥土味”完美交融,讓“家門口”的“文化糧倉” 構筑起新時代農村“精神高地”,成為鄉村振興的“動力源”。(錢莉)
Copyright(C) 1998-2023 wxr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