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錫新傳媒
首頁 > 觀山路 > 首頁推薦 > 正文

打造與現代氣派新都市相匹配的文化高地

2023

04/04

08:38

來源

無錫日報

分享

  “無錫,大氣!”“今年,全世界都難,再難,無錫也不難為文化。”這是市民在新媒體平臺上對無錫4月2日集中開工建設三大文化地標的由衷點贊。

  作為經濟大市,無錫工業項目開工很常見,集中開工大體量的文化項目不多見。投資超26億元建設無錫美術館、市文化藝術中心和無錫交響音樂廳,凸顯文化建設在無錫城市發展大棋局中的位置和分量,是無錫著眼長遠、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的濃墨重彩一筆。在當日召開的全市文化高質量發展大會上,文化事業、文化產業兩個《三年行動計劃》等配套文件正式出臺,無疑有助于無錫在新起點上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,打造與現代氣派新都市相匹配的文化高地。

  城市因文化而更興盛。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,彰顯城市的獨特個性和氣質,也是體現城市軟實力和競爭力的核心資源。就無錫而言,能夠成為國內經濟版圖重要城市,文化的精神支撐作用至關重要。從3000多年前創造的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,到100多年前創造的近代民族工商業輝煌,再到40多年前創造的“蘇南模式”的成就,無錫的每一次蝶變背后都涌動著強勁的文化力量。奮進新征程,無錫應傳承好歷史文脈、汲取精神力量,為打造新時代工商名城、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城市范例注入強大文化力量。

  文化的最終指向是人,文化建設要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:“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。物質富足、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。”在4月1日出席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大會時,省社科聯黨組書記、常務副主席張新科建言無錫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,要把握好物質現代化與精神現代化的關系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關系。無錫市民收入水平高、眼界廣,對多樣化、品質化的文化需求更為強烈。無錫博物院推出的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,近來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去打卡,說明市民很需要這類高水平的展覽和活動。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批文化地標、創造更多文化精品、提供更優文化服務,以文化引領品質生活,讓市民享受更多家門口的文化盛宴。

  無錫是吳文化、明清江南文化、近代工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,文化家底豐厚,延續城市歷史文脈,讓文化更好地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市民高品質生活,需要在推動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下更多力氣。比如,要做到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,既秉承傳統,保護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,讓本地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、用起來、傳下去,又守正創新,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堅持以文化城、以產興城,讓人文之美、科技之美、城市之美和諧共生、美美與共。要做到內在與外在和諧統一,既外修“顏值”,精心雕琢文化地標、文化產品、文化名片等看得見的文化標識,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,又內修“氣質”,不斷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核,提升無錫文化標識的品位高度和內涵深度。還要做到政府與市場同頻共振、自立與開放協同共進,促進文化供給擴容提檔,為無錫特色文化融入多元要素、注入豐沛活力。

  建設人民滿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,既要看物質富裕撐起的“發展天際線”,也要看精神富足構成的“幸福地平線”。相信通過高質高效推進文化建設各項工作,一定可以形成更多具有無錫辨識度、顯示度的文化建設標志性成果,打造出與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的文化高地,讓固本開新、春潮涌動的文化成為無錫現代化建設的澎湃動力。(無錫日報評論員)

Copyright(C) 1998-2023 wxr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

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|亚洲a在线观看|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字幕|97免费视频人妻无码一区